当前位置:首页 > 中医养生 >

十病九寒散寒经方如何正确使用,老中医告诉你秘诀一用就灵

来源:爱达夫养生(www.idafoo.com)时间:2022-09-16 14:09作者:ASAN热度:手机阅读>>

万病不离寒!十病九寒!寒邪对人体的健康影响非常之大。寒在肝精血虚,寒在肾精神差,寒在脾肚子大,寒在肺免疫低,寒在胆口多苦,寒在胃易腹泻,寒在表易发烧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认为:“寒者热之,治则名。”意思是寒症,需用热药才能有效。

十病九寒散寒经方如何正确使用,老中医告诉你秘诀一用就灵

身体寒气重的7类表现

面色发白、发青、发暗、发黑。颜色越是发暗,就代表寒湿越重。舌苔发白,经常腹痛、腹泻,脸上长斑,手、脚长年冰冷,脚踝浮肿。四肢关节疼痛、颈肩酸痛、肩周炎、腰酸背痛等。疼痛的部位越多,时间越长,代表体内寒湿越重。寒症有表寒、里寒之分。治表寒多用“辛温解表”之法,治里寒多用“温中散寒”之法。所以要治疗寒症,首先应分清“寒”在哪里。

 1、寒在厥阴(肝)

病因:寒滞肝脉,多因寒邪侵犯肝经、气血凝滞、筋脉拘急(身体痉挛、抽搐)所致。

症状:上热下寒,精气血虚,恶梦连连,少腹冷痛,阴囊收缩抽痛,巅顶冷痛,呕吐清涎,身体发寒,四肢冰凉。

方剂:乌梅丸(缓肝调中,清上温下)、当归四逆汤(温经散寒,养血通脉)。

2、寒在少阴(肾)

病因:肾阳虚寒,多因肾气不足导致。

症状:精神萎靡不振,疲惫不堪难恢复,腰膝酸冷疼痛,全身关节酸痛,肚子发胀,大便稀溏,小便清长,男性羊痿早谢、兴欲冷淡,女性月经量少、颜色暗红、白带清稀量多、宫寒痛经。

方剂:四逆汤(温中祛寒,回阳救逆)、回阳饮(回阳救逆,益气固脱)、真武汤(温阳利水祛湿)。

3、寒在太阴(脾)

病因:脾阳虚衰、阴寒内盛导致。

症状:大腹便便,腹胀饮食减少,腹痛喜温喜按,手脚发凉,大便不成形甚至完谷不化,小便不利,肢体困重甚至全身浮肿,女性白带多质清稀。

方剂:小建中汤(温中补虚,和里缓急)、大建中汤(温中补虚,降逆止痛)、苓桂术甘汤(温阳化饮,健脾利湿)。

4、寒在太阴(肺)

病因:寒气入肺、阻塞气机、循环不畅所致。

症状:咳嗽、哮鸣、胸闷、气喘、咯白痰、咽痒、鼻塞、流清涕、无汗、畏寒怕冷、全身酸痛、后背凉、手脚凉、少气懒言、面色苍白、免疫低下。

方剂:小青龙汤(解表散寒,温肺化饮)、麻黄汤(发汗解表,宣肺平喘)。

5、寒在少阳(胆)

病因:气血衰弱、邪气内入,与正气相搏于少阳经所致。

症状:口苦、咽干、目眩、寒热往来、胸肋苦满、默默不欲饮食、心烦、失眠、喜呕、抑郁、腹胀、打嗝、关节疼痛。

方剂:柴胡桂枝干姜汤(和解少阳,散寒生津)、小柴胡汤(和解少阳,和胃降逆)。

6、寒在阳明(胃)

病因:胃虚不降、胆气上逆,导致胃寒气逆所致。

症状:胃寒喜热,吃寒凉之物易胃痛腹泻,头晕目眩但是不怕冷,总感觉肚子里有气往上顶,恶心干哕,嗳气打嗝,吃两口饭就饱了,多吃就容易心烦,小便少。

方剂:附子理中汤(补虚回阳,温中散寒)、吴茱萸汤(温中补虚,降逆止呕)。

7、寒在太阳(表)

病因:外感风寒表虚及营卫不和。

症状:头痛发热,汗出恶风,小便不畅,鼻鸣,干呕,微恶风寒,项背强而不舒。

方剂:桂枝汤(解肌发表,调和营卫)、桂枝加葛根汤(解肌发表,生津舒筋)。

同是寒症,中医疗法却完全不同

寒在肝精血虚,乌梅丸、当归四逆汤主之;寒在肾精神差,四逆汤、回阳饮、真武汤主之;寒在脾肚子大,小建中汤、大建中汤、苓桂术甘汤主之;寒在肺免疫低,小青龙汤、麻黄汤主之;寒在胆口多苦,柴胡桂枝干姜汤、小柴胡汤主之;寒在胃易腹泻,附子理中汤、吴茱萸汤主之;寒在表易发烧,桂枝汤、桂枝加葛根汤主之。

总结:如果体内有寒症,一定要找有经验的医师详细辨证调理,因为除了上述七大类型外,寒症治疗期间,寒气会由里及表逃窜,所以阶段性用药也不同,另外,很多寒症是多种同时发作,调理用药也要分清主次先后。

6个中医护肝的小动作每一条都很实用

长期熬夜、睡眠不足、不良情绪、滥用药物、不合理的饮食结构等都会损害肝脏,降低肝功能,影响身体器官和系统,甚至引发其他疾病。其实养肝并不是很困难,常做以下 6 个小动作就有效果。 下面赶快来一起了解一下吧。 护...

2023-05-20 16:44阅读全文 >>

5大秘方帮你快速缓解颈椎病

生活中有颈椎病的人是比较多的,颈椎病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,多数患者都是由于长期的不良姿势引起的;也有一部分患者是由于颈椎病的退行性改变而引起的;颈椎病一般会引起颈部疼痛、僵硬、头晕、头痛等,严重时还会...

2023-04-30 20:57阅读全文 >>

服用中药的哪些行为是让肝肾受伤的祸根

中药真的纯天然无毒副作用吗?中国首个大陆药物性肝损相关不良报告中披露,由中草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占比约 4.5% 。而在《临床内科杂志》报道的药物性肾损伤的流行病学研究中,由中药类诱发者约占 7.93% 。别看这比例不大,由...

2023-04-26 15:51阅读全文 >>

湿气最怕这除湿花和祛湿粥

每年的三四月份,雨水渐多,尤其是南方到处都是湿漉漉的。在这样的环境中,人体容易变得不清爽,整天身困体乏、昏昏欲睡、精神不振、大便溏稀。其实,这些都是湿气重的表现。 俗话说得好: 千寒易除,一湿难去。湿性黏...

2023-04-18 16:47阅读全文 >>

湿气从何而来,此时节养生应专注于哪些

4 月赶上 清明时节 , 身处南方的朋友 , 逐渐感受到了空气湿度的增大 , 待到了谷雨节气 , 降水量还会进一步增加 , 所以 春季中湿气最重的 30 天 就是这个月,那么,湿气是从何而来呢? 此时节养生应专注于 哪些呢?下面就...

2023-04-16 21:03阅读全文 >>

从中医角度看长寿脸的特征有哪些

中医认为,人的五脏六腑的状况都可以通过人体外在表现出来。通过观察人体的面部特征,可以推测他五脏六腑的功能。在《灵枢 天年》中有一句话,使道隧以长,基墙高以方,通调营卫,三部三里起,骨高肉满,百岁乃得终,记...

2023-04-08 18:53阅读全文 >>

睡不好肚子胀老便秘的小妙方

有些人 容易肚子胀、不消化、老便秘、睡不着、睡不香 等等, 这些身体问题 大多数都是 普遍存在的 , 那么该怎么改善呢? 下面教大家按 2 个穴位就都能解决。快来一起学学吧。 睡不好肚子胀老便秘的妙方 1 、 按中脘穴 其实...

2023-03-30 17:31阅读全文 >>

3月养生主要看2顺

中医认为,逆春气,则少阳不生,肝气内变。逆夏气,则太阳不长,心气内洞。逆秋气,则太阴不收,肺气焦满。逆冬气,则少阴不藏,肾气独沈。 春三月,正是阳气始发、万物萌动的时节,人体也应当像植物一样从冬藏状态中苏...

2023-03-29 15:40阅读全文 >>

春天养骨学会这4招老中医都说好

骨骼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,体格结不结实,与骨骼健康密不可分。骨骼健康状况差,不仅会让人腰酸背痛,还容易导致骨折。对于老年人来说,骨折可能引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,危及生命。春季切记多养骨 , 提到养骨就一定...

2023-03-18 16:05阅读全文 >>

在中医里食盐的作用和好处有哪些

食盐不止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调味料,也是中医的法宝,很多身体问题如果用对了都能搞定 , 食盐,不但能够食用,还能治疗多种疾病。具有取材方便、价格低廉、疗效显著的特点。在中医里面,盐能入肺、胃、肾、大肠小肠经...

2023-03-17 16:43阅读全文 >>

中医养生排行榜

中医养生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