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中医养生 >

十病九寒散寒经方如何正确使用,老中医告诉你秘诀一用就灵

来源:爱达夫养生(www.idafoo.com)时间:2022-09-16 14:09作者:ASAN热度:手机阅读>>

万病不离寒!十病九寒!寒邪对人体的健康影响非常之大。寒在肝精血虚,寒在肾精神差,寒在脾肚子大,寒在肺免疫低,寒在胆口多苦,寒在胃易腹泻,寒在表易发烧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认为:“寒者热之,治则名。”意思是寒症,需用热药才能有效。

十病九寒散寒经方如何正确使用,老中医告诉你秘诀一用就灵

身体寒气重的7类表现

面色发白、发青、发暗、发黑。颜色越是发暗,就代表寒湿越重。舌苔发白,经常腹痛、腹泻,脸上长斑,手、脚长年冰冷,脚踝浮肿。四肢关节疼痛、颈肩酸痛、肩周炎、腰酸背痛等。疼痛的部位越多,时间越长,代表体内寒湿越重。寒症有表寒、里寒之分。治表寒多用“辛温解表”之法,治里寒多用“温中散寒”之法。所以要治疗寒症,首先应分清“寒”在哪里。

 1、寒在厥阴(肝)

病因:寒滞肝脉,多因寒邪侵犯肝经、气血凝滞、筋脉拘急(身体痉挛、抽搐)所致。

症状:上热下寒,精气血虚,恶梦连连,少腹冷痛,阴囊收缩抽痛,巅顶冷痛,呕吐清涎,身体发寒,四肢冰凉。

方剂:乌梅丸(缓肝调中,清上温下)、当归四逆汤(温经散寒,养血通脉)。

2、寒在少阴(肾)

病因:肾阳虚寒,多因肾气不足导致。

症状:精神萎靡不振,疲惫不堪难恢复,腰膝酸冷疼痛,全身关节酸痛,肚子发胀,大便稀溏,小便清长,男性羊痿早谢、兴欲冷淡,女性月经量少、颜色暗红、白带清稀量多、宫寒痛经。

方剂:四逆汤(温中祛寒,回阳救逆)、回阳饮(回阳救逆,益气固脱)、真武汤(温阳利水祛湿)。

3、寒在太阴(脾)

病因:脾阳虚衰、阴寒内盛导致。

症状:大腹便便,腹胀饮食减少,腹痛喜温喜按,手脚发凉,大便不成形甚至完谷不化,小便不利,肢体困重甚至全身浮肿,女性白带多质清稀。

方剂:小建中汤(温中补虚,和里缓急)、大建中汤(温中补虚,降逆止痛)、苓桂术甘汤(温阳化饮,健脾利湿)。

4、寒在太阴(肺)

病因:寒气入肺、阻塞气机、循环不畅所致。

症状:咳嗽、哮鸣、胸闷、气喘、咯白痰、咽痒、鼻塞、流清涕、无汗、畏寒怕冷、全身酸痛、后背凉、手脚凉、少气懒言、面色苍白、免疫低下。

方剂:小青龙汤(解表散寒,温肺化饮)、麻黄汤(发汗解表,宣肺平喘)。

5、寒在少阳(胆)

病因:气血衰弱、邪气内入,与正气相搏于少阳经所致。

症状:口苦、咽干、目眩、寒热往来、胸肋苦满、默默不欲饮食、心烦、失眠、喜呕、抑郁、腹胀、打嗝、关节疼痛。

方剂:柴胡桂枝干姜汤(和解少阳,散寒生津)、小柴胡汤(和解少阳,和胃降逆)。

6、寒在阳明(胃)

病因:胃虚不降、胆气上逆,导致胃寒气逆所致。

症状:胃寒喜热,吃寒凉之物易胃痛腹泻,头晕目眩但是不怕冷,总感觉肚子里有气往上顶,恶心干哕,嗳气打嗝,吃两口饭就饱了,多吃就容易心烦,小便少。

方剂:附子理中汤(补虚回阳,温中散寒)、吴茱萸汤(温中补虚,降逆止呕)。

7、寒在太阳(表)

病因:外感风寒表虚及营卫不和。

症状:头痛发热,汗出恶风,小便不畅,鼻鸣,干呕,微恶风寒,项背强而不舒。

方剂:桂枝汤(解肌发表,调和营卫)、桂枝加葛根汤(解肌发表,生津舒筋)。

同是寒症,中医疗法却完全不同

寒在肝精血虚,乌梅丸、当归四逆汤主之;寒在肾精神差,四逆汤、回阳饮、真武汤主之;寒在脾肚子大,小建中汤、大建中汤、苓桂术甘汤主之;寒在肺免疫低,小青龙汤、麻黄汤主之;寒在胆口多苦,柴胡桂枝干姜汤、小柴胡汤主之;寒在胃易腹泻,附子理中汤、吴茱萸汤主之;寒在表易发烧,桂枝汤、桂枝加葛根汤主之。

总结:如果体内有寒症,一定要找有经验的医师详细辨证调理,因为除了上述七大类型外,寒症治疗期间,寒气会由里及表逃窜,所以阶段性用药也不同,另外,很多寒症是多种同时发作,调理用药也要分清主次先后。

刮痧活血舒筋解毒祛邪那么刮痧前后需要注意些什么呢

刮 痧是通过特制的刮痧器具,蘸取一定的介质后,在体表进行反复刮动、摩擦,使皮肤局部 出痧 ,从而达到活血舒筋、解毒祛邪、清热解表、行气止痛、健脾和胃之功效。传统中医认为,气在人体环流不休,统辖气之升降出入的...

2023-11-28 16:38阅读全文 >>

脚后跟干裂疼痛4个方法帮您缓解和改善

脚后跟粗糙皲裂,脚跟变得像锉一样。不但脱皮,流血,还剐袜子,平常走路都要很小心生怕用力过猛,脚后跟就 炸裂了。每天泡脚、去死皮,足膜、保鲜膜的一通忙活。效果持续不了几天,就又被打回原形了严重的,裂缝里还日...

2023-11-26 17:56阅读全文 >>

身体湿气重4个中药方教你快速祛湿

在中医的理论上,湿气是人体的邪气,人体一旦堆积了过量的湿气,不光会导致体内正常的新陈代谢,导致各种毒素在体内不断堆积,还会影响影响到身体器官的正常运作,导致疾病出现。 一、 湿气的本质是什么? 湿气的本质是...

2023-11-22 17:50阅读全文 >>

冬季干燥爱上火中医养生调理让你平稳降火

入冬后,天气降温,我国北方地区已经供暖,南方地区也多采用空调取暖,是一年中比较干燥的季节,人也更容易 上火。怎么办?不要急,中医养生调理,让你平稳降火。 冬季干燥易上火各个病位该如何祛火? 1 、 祛 肝火 肝火...

2023-11-19 19:57阅读全文 >>

5个穴位有助老年人效通调腑气润肠通便

便秘是老年人常见的症状之一,由于大便干燥,粪块阻塞,常会引起腹胀、腹痛、烦躁不安等病症。中医认为便秘的病位在肠道,老年便秘还与脾、胃、肺、肝、肾等脏腑功能失调紧密相关。要改善便秘问题,除了可以改变生活方...

2023-11-18 22:06阅读全文 >>

太渊穴不仅能补气还能缓解这5个症状

大家生活中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情况,稍微运动一下就喘气不畅,或者是大便时总是没有劲儿,说话有气无力,说话声音稍微大一点就喉咙疼痛、声音沙哑,其实这大都是气不足所导致的。 一、 气不足 有哪些表现? 1 、经常感冒...

2023-11-16 21:19阅读全文 >>

感染肺炎支原体咳嗽不止可以试试这味中药

最近,儿童支原体肺炎上了网络热搜,很多人都问本病的中医的治疗方法。从中医角度看,本病以发热、咳嗽为主要表现,属小儿 发热咳嗽等范畴。《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( 2023 年版)》指出 , 根据辨证施治原则, MPP (...

2023-11-13 12:53阅读全文 >>

立冬节气灸可激发人体正气增加机体的抗病御寒能力

立冬,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九个节气,也是冬季的起始。立冬,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九个节气,也是冬季的起始。立冬,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,万物进入休养、收藏状态。其气候也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过渡。这时...

2023-11-08 19:58阅读全文 >>

常揉耳朵这7个位置有助疏通经络调理脏腑

中医认为,我们小小的耳朵上,分布着 93 个穴位,全身器官组织在这里都有特定的反射区。 因此,经常揉揉耳朵,有助疏通经络、运行气血、调理脏腑,还能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。 经常按摩耳朵对身体有哪些好处 1 、按耳屏:针...

2023-11-07 20:36阅读全文 >>

被广泛推崇的秋梨润肺膏究竟有哪些功效

秋风萧瑟秋雨到,秋燥秋咳把人闹。经典秋梨润肺膏,秋冬滋阴有一套。《医学从众录》载雪梨膏(也作悉尼膏),《本草求原》载秋梨蜜膏,《太医院秘藏膏丹丸散方剂》载梨膏方等,均选秋梨为主料,配蜂蜜、麦冬、红枣等中...

2023-11-06 20:53阅读全文 >>

中医养生排行榜